上述举措仅为应急措施,若想从根本上减少城市大气污染,还需要从立法和管理上采取一些长效措施。
为了充分减少气侯条件对不同年份PM2.5浓度的影响,它们分别采用了3年平均值来代表过去10年的开始和结尾的PM2.5的水平。上海市2001年归因于城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居民健康效应及其经济损失研究得出,大气颗粒物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亿元,占上海全市当年GDP的1.03%,其中由死亡引起的经济损失最大,占总数的82.9%。

研究表明,除内蒙、西藏、福建、海南、广东、贵州、山东、湖北、青海之外,中国的大部分省份在20082010年的期间PM2.5浓度相比20012003年期间PM2.5污染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化。另一种是由气态前体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等)通过大气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二次粒子。图1-3列举了长江三角洲地区2007年污染源排放清单,可以看到,电力行业、金属加工行业是PM2.5一次颗粒物的主要贡献者,两者加合贡献一半以上。由此导致近几年全国大气污染物排放及污染水平上下徘徊,居高难下。在第一节中回顾了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走过的历程过去一直采用末端污染治理的手段控制燃煤污染,但事实证明并不足够。
随后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大气污染与死亡率及患病率的相关性,增加了大气污染导致健康危害的证据。资料来源:《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报告,《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由绿色和平委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开展的研究,研究团队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个典型城市,对PM2.5对中国城市居民造成的公众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进行了估算。平定县甘泉井村党支部书记、山西省人大代表刘建平感慨道,看得见、摸得着的惠农政策不仅让村民得实惠,也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未来5年城镇化率要由目前的43.53%提高到53%。该方案可能是着眼于中长期的纲领性文件,仍将坚持提低、扩中、控高主线,从宏观层面对收入分配改革作出整体部署,具体可能就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调节垄断部门高收入和部分企业高管过高收入以及某些社会群体高收入、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着力缩小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在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及外需疲软的环境下,多省下调2013年财政收入增长目标。这是今年以来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严重雾霾天气,北京在1个月内已连续4次遭受雾霾袭扰。
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到2017年投资达到3万亿元,基本建成14个千亿元产业。GDP增长目标淡化强调幸福GDP当前,地方两会正密集举行,改革开放、城镇化、民生等议题受到高度关注。

贵州、甘肃、黑龙江、新疆的投资增幅目标均高达30%,黑龙江更是提出到2017年,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尽管地方经济增长仍有投资冲动,但两会透露出的更多信息是,各地政府纷纷开始强调给增长挤水。安徽、宁夏提出要在5年之内,达到GDP比2012年翻一番,如此计算,每年需达到约15%的增速。韩正指出,要进一步处理好经济发展总量、质量和效益的关系。
过去五年,江苏公共财政逾70%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今年还将增加投入。尽管部分地方主动下调了经济增长目标,但不少地方公布的GDP目标仍普遍唱高调,多地今年的增速目标定为10%。中国地方两会渐入尾声,由于适逢换届,今年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对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描绘了蓝图。山东省提出,要把城镇化作为扩内需的最大拉动力,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城镇常住人口,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湖南、黑龙江提出到2017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如此计算,期间年均增速需达到10%。在已经公布的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化改革开放、注重民生发展、倡实干戒空谈等均被重点强调。

同时,GDP增长目标有所淡化,更加强调幸福GDP、绿色GDP等。安徽省提出,今后5年要打造若干个万亿元大产业,若干个5千亿元以上产业。
山西省提出,要深入实施大县城战略,推进县城和中心镇扩容提质,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的桥头堡。一些热点的经济话题也被人们所关注:城镇化建设、大气污治理染、强调幸福GDP、财政收入增长目标下调、民生投入未减反增,同时还有一些现象需要警惕,如部分省份过度依赖投资的倾向等。大气污染防治一定会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话题。在此情况下,甘肃省仍提出,要打造三大战略平台、实施三大基础建设、瞄准四大产业方向,确保到201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1.5万亿元。在中央及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城镇化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部分省份投资预期高涨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省份仍将投资作为GDP翻番的杀手锏。
地方两会近日陆续召开,与会代表和委员纷纷提交关于大气污染治理的议案和提案。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相关规划中,许多省份还提出了颇具特色的方案。
各地方政府描绘的2013年工作目标,更注重民生,更直面问题,更求真务实,接地气,干实事,增质量,惠人民,释放出新政信号。城镇化频现各地两会安徽省提出未来五年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5%。
东部省份在这场增速比赛中表现颇为低调:当广西将2013年至2020年的GDP年均增幅目标定为12.1%时,它的邻省广东只是将未来5年的GDP年均增幅目标定为8%。北京城区、郊区的空气质量1月28日均达到六级严重污染,空气质量指数AQI均在300以上。
多地增加民生投入将美丽写入发展蓝图收入、教育、医疗、就业、城乡、绿色,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六大关键词无不关乎百姓生活,是货真价实的民生工程。湖南省提出,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挖掘名城、名镇、名村、名居、名迹等文化资源,培育各具特色的城镇文化。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2013年主要任务的篇幅有13页,其中近三分之一谈民生。记者统计发现,共有12个省份的2013年GDP增速目标达到或超过12%,除天津外均为中西部省份。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刘维林介绍,此次北京市人代会对改进会风作了专门部署,不再发会议用包,会议材料全用纸袋装,自助餐减少品种规格,代表房间的果盘也取消了。2013年山西将再出台10项新的扶持政策,新增补贴资金10亿元,确保农民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去年11月末中央领导人提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要求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与GDP目标相适应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据不完全统计,19个省(区、市)将目标设定在20%及以上,少数地区甚至在30%及以上。
湖北省提出未来五年城镇化率要由目前的53.5%提高到58%。河南省提出未来五年城镇化率要提高到52%以上。
山西省提出,2013年要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万亿元。在各省的规划中,上万亿规模的投资屡见不鲜:陕西省提出,2013年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投资1.6万亿元。煤炭大省山西提出改善生态的美丽山西目标,宁夏也提出美丽宁夏,重庆提出美丽重庆目标,广西不仅提出美丽广西还首次将广西梦写入报告。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看目前这种空气质量,不排除大气污染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一号提案。
随着空气中污染物不断累积,北京空气质量实况监测显示,13时城区九成监测站点显示六级污染,AQI指数均在400以上,部分站点有爆表趋势。一位长期观察两会舆情的人士如是说。
1月29日,雾霾更加深重,气象部门再次发布霾黄色预警。北京市和上海市提出到2020年实现GDP比2010年翻一番,时间进一步拉长,期间的年均增速只需达到7.2%。
此间观察家认为,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出现的减速增质只是一个开端,展望2013年,中国经济将进入更加注重增长质量而非速度的时代。转变工作作风会费下降明显记者日前参加了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报道,发现会场内外没有了绿植、横幅、花坛等装饰,代表用餐也简单了许多,统一吃自助餐,菜品有几种热菜、凉菜,饮料中没有酒。 |